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具有高功率转换效率(PCE)和增强的串联太阳能电池应用兼容性,使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传统的空穴传输材料,如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和聚(三芳基胺)(PTAA),不仅限制了PSC的效率,还提高了它们的制造成本。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Hou Yi通过优化衬底表面形貌实现高效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本文要点:
1) 作者发现,在改进倒置结构的PSC中,通过利用自组装单层(SAM)作为空穴传输层可以发挥其关键作用。然而,自组装单层在基底上的生长仍然限制了倒置结构PSC的性能。
2) 作者深入研究了SAMs在不同表面形态上的生长模型,并发现等离子体处理可以有效地调节衬底的表面形貌,从而实现SAM的共形生长。该处理策略提高了均匀性并抑制了界面处的非辐射复合,这导致倒置结构PSC的PCE为24.5%。
Renjun Guo et.al Refining the Substrate Surface Morphology for Achieving Efficient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dv. Energy Mater. 2023
DOI: 10.1002/aenm.202302280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