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Pd催化对芳基卤化物氟烷基化反应能够制备生物活性氟化有机分子。在该反应中,中间体Pd(aryl)(fluoroalkyl)还原消除是生成C(aryl)-C(fluoroalkyl)化学键的步骤,该反应步骤通常需要比较高的反应温度,而且含氟底物的反应速率比不含氟的底物生成C(aryl)-C(alkyl)更慢。该反应步骤的速率与氟烷基配体的缺电子能力或立体效应基本无关,这个现象导致Pd催化氟烷基化反应的预测和设计非常困难。因此,人们需要对氟烷基配体影响该反应步骤能垒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相关问题包括立体位阻效应、缺电子效应、次级相互作用。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发展能够在温和反应条件进行,并且具有更好氟烷基兼容性的氟烷基化反应。
有鉴于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ohn F. Hartwig等通过理论计算研究氟烷基配体(RF)(RF = CF2CN, CF2C(O)Me等)对修饰二叔丁基(2-甲氧基苯基)膦双齿配体的Pd(aryl)(RF)还原消除反应能垒的影响。
参考电竞投注官网
Eric D. Kalkman, Yehao Qiu, and John F. Hartwig*, Transition-State Stabilization by Secondary Orbital Interactions between Fluoroalkyl Ligands and Palladium During Reductive Elimination from Palladium(aryl)(fluoroalkyl) Complexes, ACS Catal. 2023, 13, 12810–12825
DOI: 10.1021/acscatal.3c02648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atal.3c0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