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刘猛报道了通过体外筛选从随机序列DNA库中分离酸性RNA切割DNA酶(aRCD)的首例实验,该酶可在pH 5.3下被微生物大肠杆菌(E.coli)激活。
本文要点
(1)这些对大肠杆菌有反应的aRCD只需要单价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来切割荧光嵌合DNA/RNA底物。这样的特性可以用来有效地保护RCD免受内在化学不稳定性和外部酶降解的影响。
(2)研究还发现,脱氧核酶aRCD-EC1对大肠杆菌具有特异性,其靶标可能是一种蛋白质。此外,aRCD-EC1具有显著提高的催化活性,观察到的速率常数(kobs)可达1.18 min–1,使其成为迄今为止报道的反应最快的细菌RCD。
(3)使用40名患者尿液样本对这种基于aRCD的荧光测定进行的临床评估表明,在没有进行进一步细菌培养的情况下,在50分钟的总分析时间内,诊断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100%。这项工作可以扩大在非生理条件下具有活性的DNA酶的种类,从而促进临床诊断中基于DNA酶的各种生物传感器的开发。
Qinbin Zhou, et al. In Vitro Selection of M2+-Independent, Fast-Responding Acidic Deoxyribozymes for Bacterial Detection. JACS. 2023
DOI:10.1021/jacs.3c06155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3c0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