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大型金属超分子的组装机制对其设计、稳定性和应用至关重要。这些结构的固有复杂性产生了组合(或分离)组成构建块的许多潜在途径,这使得这项任务极具挑战性。在这里,曼彻斯特大学Niklas Geue、Perdita E. Barran使用碰撞诱导离解质谱法来研究杂金属配合物的分解。
本文要点:
1) 作者发现,碰撞活化产生了一系列较小环产物,并使用离子迁移率来表征它们的几何结构。两个{CrxCu2}沙漏结构(x = 10,12)和{Cr12Gd4}团簇的形成表明形成了闭合七金属物种{Cr6Cu}、{Cr5Cu2}和{Cr5Gd2}作为主要产物,以及其他闭合离子,如{Cr5Cu}、{Cr10Cu}、{Cr12Cu}、{Cr10}、{Cr12}和{Cr6Gd2}。
2) 环状产物和前体的碰撞截面与离子质量呈线性关系,这种关系不适用于非环状系统。此外在体相合成中,作者提出了该工作流程可识别和表征的可行分子。
Niklas Geue et.al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tallic {CrxMy} rings in vacuo 2023
DOI: 10.1038/s44160-023-00383-7
https://doi.org/10.1038/s44160-023-00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