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基于细菌的生物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其不令人满意的疗效和潜在的安全性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受益生菌大肠杆菌菌株Nissle 1917的启发,沈阳药科大学孙进和浙江大学顾臻发现益生菌衍生的外膜囊泡(OMV)是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有效治疗平台。
本文要点
(1)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研究构建了益生菌衍生OMV包封的二氧化锰纳米酶,即纳米益生菌,它可以粘附在发炎的结肠上皮上,并在小鼠IBD模型中消除肠道过量的活性氧。
(2)此外,与抗炎药二甲双胍相结合,纳米益生菌可以进一步重塑促炎微环境,提高肠道微生物群的整体丰富度和多样性,并表现出比商业IBD化疗药物更好的治疗效果。
(3)更重要的是,在该治疗中观察到了不明显的明显全身毒性。通过将细胞因子风暴平静与生物治疗相结合,研究开发了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平台,用于有效治疗炎症介导的肠道疾病。
Jiwei Li, et al. Nanoprobiotics for Remolding the Pro-inflammatory Microenvironment and Microbiome in the Treatment of Colitis. Nano Letters. 2023
DOI:10.1021/acs.nanolett.3c02408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3c0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