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的穿梭行为、缓慢的液固转变氧化还原动力学以及Li2S分解的巨大能垒已成为阻碍锂硫电池实际应用的公认问题。
在这里,华东理工大学Yayun Zhang,Jitong Wang,Licheng Ling 受到生物酶中 Fe/V 中心对固氮/硫的惊人催化活性的启发,设计了一种集成电催化剂,包含分散在巧妙的“N-桥联 Fe−V 双原子活性位点 (Fe/V−N7)” 3D in 2D”碳纳米片(记为DAC),其中钒诱发层状结构,同时调节活性中心的配位构型,实现Fe中心3轨道电子的重新分布。
文章要点
1)Fe/V 3d 电子和 S 2p 电子之间的高耦合/结合表现出 DAC-Li2Sn (1 ≤ n ≤ 8) 体系的强亲和力和增强的反应性。因此,DAC对多硫化物具有更强的化学吸附能力,并显着促进双向硫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这已在理论和实验上得到证明。此外,精心设计的DAC“3D in 2D”形态可以实现均匀的硫分布、促进电子转移和丰富的活性位点暴露。
2)因此,组装的Li−S电池在高硫含量(70 wt%)下表现出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在1 C下1000次循环后为637.3 mAh g−1)和高倍率性能(在4 C下为711 mAh g−1)。
参考电竞投注官网
Lubin Yang, et al, Vanadium as Auxiliary for Fe−V Dual-Atom Electrocatalyst in Lithium−Sulfur Batteries:“3D in 2D” Morphology Inducer and Coordination Structure Regulator, ACS Nano, 2023
DOI: 10.1021/acsnano.3c05483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3c05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