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型负极的适度倍率行为和结构崩溃限制了锂离子电容器(LIC)的商业应用。为此,合理设计具有结构稳定性和高离子/电子电导率的先进负极对于先进的 LIC 至关重要。
在此,济南大学原常洲教授,Weixiao Ji开发了一种通用途径来构建一系列组装为“零应变”铌铁矿结构的 MNb2O6(M = Cd、Co、Zn、Mn、Mg、Ca)手风琴框架的单晶纳米块,用于 LIC。
文章要点
1)固有的Li+(脱)插入涉及固溶体电荷存储机制,通过系统的原位(异)位分析建立的(脱)锂化过程中体积变化<0.59%。 MNb2O6 具有与 M 相关的电子/离子传输能力,以及 CdNb2O6 最高的电子和 Li+ 扩散速率以及最小的体积变化 (0.32%)。
2)得益于其坚固的结构和源自“内部(即离子/电子传输优化)和外部(即结构设计)培养”设计的卓越电子/离子电导率,CdNb2O6显示出最佳的电化学行为,容量为102.8 mAh g−1在 10 A g−1,5 A g−1 下 20000 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 80.3%。组装的 CdNb2O6 基 LIC 具有高倍率能量密度和长期稳定性。
所设计的策略为下一代 LIC 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
参考电竞投注官网
Chao Cheng, et al, Internal and External Cultivation Design of Zero-Strain Columbite-Structured MNb2O6 toward Lithium-Ion Capacitors as Competitive Anodes, Adv. Energy Mater. 2023, 2302107
DOI: 10.1002/aenm.202302107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