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全血自体输血用自体抗凝海绵及其凝血因子失活机制研究
bionanoer bionanoer 2023-08-15

图片.png 

术中自动输血的临床应用需要去除血小板和血浆蛋白,因为泵吸和水溶性抗凝剂给药会导致稀释性凝血病。针对这一问题,四川大学Haifeng Ji和Weifeng Zhao开发了一种具有自发血液吸附和即时抗凝作用的羧化和磺化肝素模拟聚合物改性海绵。

 

本文要点

(1)研究发现,内源性凝血因子,尤其是XI,可通过吸附到海绵表面而失活,而海绵处理的血浆中凝血酶的失活有效抑制了常见的凝血途径。受益于海绵对凝血酶和钙耗竭的多重抑制作用,研究更是展示了在创伤诱导的出血中实现自动输注全血的能力。

(2)研究还证明,在兔子模型中,与传统肝素化血液相比,输注采集的血液有利于更快地恢复止血。该工作不仅开发了一种安全方便的全血自动输注方法,而且阐释了自抗凝血肝素模拟聚合物修饰表面的作用机制。

图片.png 

Tao Xu, et al. Self-anticoagulant sponge for whole blood auto-transfusion and its mechanism of coagulation factor inactiv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DOI:10.1038/s41467-023-40646-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0646-7


加载更多
998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游戏下注电竞平台 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bionanoer

聚焦纳米材料科学,擅长领域为水凝胶/纳米材料合生物医学工程。

发布文章:893篇 阅读次数:543142
游戏下注电竞平台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游戏下注电竞平台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