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描绘胶质瘤浸润边缘仍然是一个挑战,因为这些区域的癌症细胞密度较低。复旦大学李聪、雷祖海、毛颖和朱校提出了一种通过定位免疫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来定义神经胶质瘤边缘的分级成像策略。
本文要点
(1)研究开发了一种pH比率荧光探针CP2-M,通过与甘露糖受体(CD206)结合来靶向免疫抑制性TAM,随后它感应酸性吞噬体内腔,导致显著的荧光增强。
(2)在CP2-M的帮助下,在肿瘤与背景之比超过3.0的小鼠模型中成功地观察了长达6小时的神经胶质瘤异种移植物。此外,通过术中绘制开颅术后暴露组织的pH分布,可以精确切除大鼠模型中的胶质瘤同种异体移植物。最后,大鼠模型的总体存活率显著超过了使用临床使用的荧光探针所实现的存活率。
Chong Cao, et al. Intra-operative Definition of Glioma Infiltrative Margins by Visualizing Immunosuppressive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Advanced Science. 2023
DOI:10.1002/advs.202304020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30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