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于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的阴极上,聚合物在稳定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对阴极表面结构修饰所定制催化过程变化的定量分析,金属和聚合物复合物之间的电化学相互作用仍不明确。近日,康涅狄格大学Li Baikun研究了聚合物物理结合对阴极表面极性、中间吸附和反应势垒的影响。
本文要点:
1) 考虑到质量传输和电荷转移,作者选择聚四氟乙烯(PTFE)作为模型聚合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离子通量干扰,因为PTFE结构表现出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通过使用PTFE,作者确保了观察结果的完整性,从而能够精确分析聚合物物理结合对CO2RR性能和选择性的影响。此外,作者对聚四氟乙烯-铜配合物进行了全面的多尺度模拟实验串联分析,以确定质量和电荷转移过程。该分析通过动力学过程和分子机制为不同的CO2RR途径提供了机制基础。
2) 该研究揭示了阴极表面H+/CO2吸附重新分布引起的直接传质交替和间接电荷转移,进而引起表面反应机制的异常转变。建模结果表明,添加PTFE后,CO2(从-0.31eV到-0.38eV)和参与CH4生成的关键中间体(从-1.56eV到-1.63eV)的结合能显著增强。此外,与原始Cu相比,当引入10%的PTFE时,表面电荷减少了29.9%。这种结合能的增加和表面电荷的减少加强了CO2还原过程,改变了CO2RR途径,并最终将CH4的平均产率提高了10%。尽管欧姆电阻增加了32.26%,但添加PTFE的好处仍然存在,并在CO质子化过程中将能垒从1.14eV降低到0.68eV。
Xingyu Wang et.al Deciphering electrochemical interactions in metal-polymer catalysts for CO2 reduction EES 2023
DOI: 10.1039/D3EE01647A
https://doi.org/10.1039/D3EE0164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