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电荷提取和复合之间的动力学竞争,以及移动离子如何影响这一竞争,仍然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的一个关键挑战。在这里,斯旺西大学James R. Durrant、帝国理工学院Piers R. F. Barnes通过将操作性光致发光(PL)测量与漂移扩散模拟结果相结合来解决这一问题,该测量允许在1太阳等效照明下测量电流-电压(J–V)扫描期间的实时PL光谱。
本文要点:
1) 这种PL分析可以在操作期间直接比较PSC的内部性能(复合电流和准费米能级分裂(QFLS))和外部性能(J–V)。通过对四种具有不同电子传输材料(ETM)的PSC分析,作者量化了ETM-LUMO如何诱导界面复合,而较浅的LUMO如何阻碍电荷提取。
2) 此外,作者发现在短路条件下,低ETM迁移率导致钙钛矿中的电荷积累。然而,仅凭这一点并不能解释在所有器件中观察到的超过1eV的高短路QFLS。相反,漂移扩散模拟将这种效应归因于存在的流动离子,流动离子在短路时屏蔽内部电场,并导致设备中短路电流密度降低。
Weidong Xu et.al Impact of Interface Energetic Alignment and Mobile Ions on Charge Carrier Accumulation and Extraction in p-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dv. Energy Mater. 2023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