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硒作物的饮食与免疫紊乱和心肌病有关。硒纳米颗粒(SeNPs)已成为硒生物强化农业的一个很有前途的纳米平台。然而,由于对其行为的基本原理理解不足,SeNP的应用仍然受到限制。山东大学袁宪正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的结合来描述SeNPs的转运、转化和生物利用度。
本文要点
(1)研究发现,合成的无定形SeNP在喷洒到拟南芥叶片上时,会迅速生物转化为硒(IV),以硒蛋氨酸(SeMet)的形式非特异性结合,并特异性结合到两种硒结合蛋白(SBP)中。
(2)所鉴定的SBP与胁迫和活性氧的减少有关,而这些过程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主根伸长。
(3)当SeNPs喷洒在植物叶片上时,硒在植物中向上和向下运输。随着Silwet L-77(一种常见的农用化学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硒分布在整个植物中,包括根,而原始的SeNP则无法到达这些地方。
(4)该研究结果表明,SeNPs的叶面施用促进了植物生长,而不会导致纳米材料的积累,为实现硒强化农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Yue Wang, et al. Incorporation of Selenium Derived from Nanoparticles into Plant Proteins in Vivo. ACS Nano. 2023
DOI:10.1021/acsnano.3c03739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0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