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具有立体特异性结构和先进生物活性的仿生系统在现代科学中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天然溶瘤病毒的生物安全问题,迫切需要开发具有高溶瘤活性的合成病毒颗粒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湖南大学徐翔晖描述了从同手性构建块到立体特异性超分子结构的对映体病毒激发颗粒的设计和合成,可实现有效的溶瘤治疗。
本文要点
(1)L-病毒启发的溶瘤颗粒(L-VOPs)和D-VOPs具有相似的仿生纳米结构,但具有镜像对映体形式。研究发现,L-VOPs和D-VOPs都能成功模拟溶瘤病毒的药理学活性,包括直接肿瘤裂解和抗肿瘤免疫激活。
(2)D-VOPs比临床级溶瘤剂(LTX-315,IC50=53.00μg mL–1)提供了更好的溶瘤效果,IC50值降低了5倍以上(10.93μg mL-1),对4T1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率接近100%(98.79%),这归因于手性依赖性肿瘤识别、相互作用、抗降解和免疫治疗。
(3)这项工作为合成立体特异性仿生材料系统提供了一种策略,并开发了一种没有生物安全风险的仿生溶瘤剂的先进候选者。
Yachao Li, et al. Enantiomeric Virus-Inspired Oncolytic Particles for Efficient Antitumor Immunotherapy. ACS Nano. 2023
DOI:10.1021/acsnano.3c05288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0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