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锂-硫(Li−S)电池具有高比能量和对下一代储能的巨大前景,但其存在多硫化物穿梭、氧化还原动力学缓慢和循环性能差的问题。需要催化剂来加速多硫化物转化并抑制穿梭效应。然而,构效关系的缺乏阻碍了高效催化剂的合理开发。
近日,西北大学Junfeng Hui,Qingshan Zhu,Huigang Zhang初步研究了Nb−V−S系统,并合成了VS2、NbS2和Nb3VS6(NbV1/3S2),以解释它们在Li−S电池中催化活性的差异。
文章要点
1)经过比较,发现VS2对多硫化物的吸附能力比NbS2略强,从而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当将 1/3 V 引入 NbS2 板的层间位点时,所得 Nb3VS6 与 NbS2 和 VS2 相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
2)使用Nb3VS6作为催化剂,Li−S电池在0.1 C时具有1541 mAh g−1的高容量,在2 C时具有1037 mAh g−1的高容量,在1000次循环后仍可保持初始容量的73.2%。
3)理论模型表明,Nb3VS6 的高催化活性可能是由于 [NbS6] 板之间面内断开的 [VS6] 八面体所致。 [VS6]八面体表面的欠配位S原子比基面的[NbS6]/[VS6]多面体对多硫化物的吸附更强,从而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因此,这种通过在二维板之间引入V形成的中间化合物为制造高效Li−S催化剂提供了另一种方法。
参考电竞投注官网
Huiting Cheng, et al, Vanadium Intercalation into Niobium Disulfide to Enhanc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CS Nano, 2023
DOI: 10.1021/acsnano.3c02634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3c0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