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的体内监测对于药物递送和组织再生来说至关重要。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全身成像技术,而异核MRI更是可以进行定量成像。然而,MRI试剂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器官积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荷兰特文特大学Frederik R. Wurm、Olga Koshkina和德国海因里希海涅大学Ulrich Flögel引入了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聚磷酸盐,使用聚合物骨架中的31P中心以作为MRI可追踪的聚合物。
本文要点
(1)通过改变31P的分子环境,研究将聚合物组装成胶体,并调整聚合物的微观结构以调整MRI弛豫时间,克服了31P MRI的挑战,包括背景干扰和低灵敏度。
(2)与均聚物和嵌段共聚物相比,梯度型聚磷酸盐共聚物显示出改进的MRI弛豫时间,使其更适合成像。此外,封装强效药物PROTAC后聚磷酸盐可以作为两亲性共聚物递送载体,从而实现治疗目的。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聚磷酸盐可作为无背景的MRI可追踪聚合物用于治疗目的。
Olga Koshkina, et al. Biodegradable polyphosphoester micelles act as both background-free 31P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gents and drug nanocarrie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DOI:10.1038/s41467-023-40089-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0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