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子迁移率的窄禁带聚合物受主材料的短缺是发展高效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瓶颈。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郭旭岗教授,Kui Feng合成了一种高纯度/高反应活性的双缺电子双烯苯亚胺单体(BSeI-TIN),为获得受体-受体(A-A)型聚合物受体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文章要点
1)将BSeI-Tin与二溴单体Y5-BR共聚,得到的A-A聚合物PY5-BSeI比给体-受体型聚合物PY5-BSE具有更高的相对分子质量、更窄的带隙、更深的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和更大的电子迁移率。
2)结果表明,基于PY5-BSeI的全PSC的效率为17.77%,短路电流为24.93 mA cm−2,填充系数为75.83%。这一效率远远高于基于PY5-BSE的设备(10.70%)。
3)研究表明,BSeI是构建高性能聚合物受体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构筑块,而缺电子构筑块的锡基化为开发全PSC甚至更高的A-A型聚合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参考电竞投注官网
Suxiang Ma, et al, Biselenophene Imide: Enabling Polymer Acceptor with High Electron Mobility for High-Performance All-Polymer Solar Cells, Angew. Chem. Int. Ed. 2023, e202308306
DOI: 10.1002/anie.202308306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08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