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Zn)金属电池的商业化因锌-金属/电解质界面的不稳定性、同时发生的寄生反应和树枝状生长而受到严重阻碍,这导致其低下的库仑效率(CE)和较差的循环寿命。在此,江苏师范大学王庆红、阿德莱德大学Mao Jianfeng、Guo Zaiping、扬州大学薛攀通过四氨基酞菁钴(Co(TAPC))的电解质添加剂建立的静电场层(EFL)可以消除这些缺点。
本文要点:
1) 作者通过实验表征和理论计算发现,具有平面和大共轭环结构的Co(TAPC)优先在Zn金属阳极上吸收,形成亲锌EFL,其可以防止Zn和水的直接接触,从而抑制副反应,以及促进去溶剂化和Zn2+扩散动力学,并平衡空间电场,进而能够实现高速率和无枝晶的Zn沉积。
2) 锌金属阳极在5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表现出>8000次循环的超长循环寿命,在5 mAh cm−2、10 mA cm−2中的苛刻测试条件下表现出高CE。此外,在Zn||MnO2全电池中也证明了Co(TAPC)EFL的有效性,即在2000 mA g−1的高电流密度下具有高达5000次的循环稳定性。
Kaiping Zhu et.al Engineering an Electrostatic Field Layer for High-Rate and Dendrite-Free Zn Metal Anode EES 2023
DOI: 10.1039/D3EE01724A
https://doi.org/10.1039/D3EE0172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