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浸润和骨破坏源于巨噬细胞的生态位紊乱,是类风湿关节炎(RA)的重要病理特征。研究发现,RA中存在生态位破坏过程:补体被过度激活,导致VSIg4+内层巨噬细胞的屏障功能被破坏,进而介导关节内的炎症浸润,激活过度的破骨细胞生成和骨吸收。目前,补体拮抗剂的生物学应用效果仍然较差。有鉴于此,浙江大学赵凤东教授、陈键研究员和温州医科大学姚清清教授开发了一种基于MOF骨架的双靶向治疗纳米平台,以实现补体抑制剂CRIg−CD59的骨靶向递送和pH响应性缓释。
本文要点:
(1)在ZIF8@CRIg−CD59@HA@ZA表面矿化的唑来膦酸(ZA)可靶向RA的骨骼酸性微环境。随后,缓释的CRIg−CD59能够识别并阻止补体膜攻击复合物(MAC)在健康细胞表面的形成。
(2)实验结果表明,ZA可以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而CRIg−CD59能够促进VSIg4+内层巨噬细胞屏障的修复,从而实现显著的生态位重塑。综上所述,该研究开发的联合疗法可通过逆转核心病理过程来治疗RA,有望能够克服传统疗法所存在的缺陷。
Siyue Tao. et al. A Dual-Targe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Based Nanoplatform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by Restoring the Macrophage Niche. ACS Nano. 2023
DOI: 10.1021/acsnano.3c03828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0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