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ASSB)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装置。特别是,具有硫化物固态电解质(SE)的ASSB具有高导电性,其可与液体电解质(LE)相媲美。然而,对硫化物基ASSB的热失效缺乏基本的了解。在此,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任东生揭示了硫化物基ASSB的两种不同热失控(TR)机制,即气固反应和固-固反应。
本文要点:
1) 与具有脱锂LiNi0.8Co0.1Mn0.1O2(NCM)阴极的Les相比,玻璃陶瓷(Li3PS4和Li7P3S11)和晶体(Li6PS5Cl和Li10GeP12S2)SE具有更大的发热,并且DSC-MS表征揭示了这一点,以及在复合阴极颗粒中也得到了证实。在气固反应的驱动下,玻璃陶瓷SE在200°C下被NCM阴极释放的O2氧化,导致产生巨大的热量和有毒的SO2气体。相反,结晶硫化物SE在200°C下对晶格O2保持稳定,不会产生SO2,并在300°C下与NCM阴极的分解产物(过渡金属氧化物等)发生固-固反应。
2) 非原位表征揭示了在高温下产生不同的分解产物,表明具有NCM的硫化物SE的不同失效途径。作者所提出的机制描述了硫化物SE结构、气体驱动的串扰反应和硫化物基ASSB TR过程中由于固体-固体接触引起的界面反应之间的关系。
Xinyu Rui et.al Distinct thermal runaway mechanisms of sulfide-based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EES 2023
DOI: 10.1039/D3EE00084B
https://doi.org/10.1039/D3EE0008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