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离解(WD)反应(H2O→H++OH−)影响电催化反应的速率和双极膜(BPM)的性能,但WD被电压驱动和催化的机理尚不明确。俄勒冈大学Shannon W. Boettcher报道了带有两个参比电极(RE)的BPM电解槽,并在没有可溶性电解质的情况下测量与温度相关的WD电流和过电势(ηWD)。
本文要点:
1) 作者使用TiO2-P25-纳米颗粒催化剂和Arrhenius型分析发现,WD的Ea为25–30 kJ/mol,并且与ηWD无关,以及与ηWD成比例的指前因子在D2O中减少了~10倍。
2) 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WD机制,其中通过BPM结电压极化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充当质子,而在带负电荷一侧上的受体产生游离OH−,在带正电荷一侧产生H3O+供体,以及连接空间分离供体/受体位点的表面质子导体。用ηWD增加电场使水定向用于质子转移,从而增加了指前因子,但不足以降低Ea。
Lihaokun Chen et.al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heterogeneous voltage-driven water-dissociation catalysis Joule 2023
DOI:10.1016/j.joule.2023.06.011
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23.0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