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不稳定和脆性限制了钠金属阳极的应用。尽管人们为了解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缺乏,导致对其形成的直接观察仍极具挑战性。近日,通过组合的原位探测技术,北京大学杨卢奕、潘锋展示了在其形成过程中与SEI不稳定性相关的两个关键阶段。
本文要点:
1) 结果表明,在初始(钝化)阶段未均匀钝化的Na金属将在随后的(生长)阶段引发不受限制的电解质分解和均匀的组分分布。作者发现具有均匀分布组分的SEI比具有从致密钝化层演变而来的层状结构的SEI具有更高的溶解度。
2) 通过展示与其形成过程和成分分布密切相关的SEI溶解模型,作者揭示了钠金属电池的未知领域。此外,该工作中结合多种原位表征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扩展到研究其他沉积阳极,如碱金属阳极、水性锌阳极等。
Yuchen Ji et.al In situ probing the origin of interfacial instability of Na metal anode Chem 2023
DOI: 10.1016/j.chempr.2023.06.002
https://doi.org/10.1016/j.chempr.2023.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