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稳定的人工固体电解质界面已成为克服锂金属负极可逆性差的最有效策略之一,但在超过10 mA cm−2的高电流密度和超过10 mAh cm−2的大面积容量时,保护作用仍然不足 。
在此,华南理工大学Xunhui Xiong提出了一种具有可逆亚胺基团的动态凝胶,该凝胶是通过柔性二苯甲醛封端的遥爪聚乙二醇和刚性壳聚糖之间的交联反应制备的,用于制备锂金属负极的保护层。
文章要点
1)所制备的人造薄膜具有高杨氏模量、强延展性和高离子电导率的综合优点。当在锂金属负极上制备人造薄膜时,由于丰富的极性基团与锂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薄保护层呈现出致密且均匀的表面。此外,人造膜中的极性基团可以使Li+在电极/电解质界面上的分布均匀。
2)结果,受保护的锂金属负极在面积容量为10 mAh cm-2和电流密度为10 mA cm-2的情况下获得了超过3200小时的循环稳定性。此外,全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电竞投注官网
Chen, C., Zhang, J., Hu, B. et al. Dynamic gel as artificial interphase layer for ultrahigh-rate and large-capacity lithium metal anode. Nat Commun 14, 4018 (2023).
DOI:10.1038/s41467-023-39636-6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9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