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然而,Sn基窄带隙(NBG)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的光稳定性相对较差,这限制了其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中的进一步应用。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仰志斌发现NBG PSCs的不稳定性来自于常用的酸性空穴传输材料PEDOT:PSS,它与钙钛矿层中不可或缺的碱性添加剂SnF2反应。
本文要点:
1) 通过氨水控制PEDOT:PSS的酸度,作者使NBG-PSCs产生22.0%的能量转换效率,并大大提高了其光稳定性。此外,作者发现,该电池在AM 1.5G的照射下连续运行800小时后仍可保持初始值的91.3%。
2) 在实际应用中,该全钙钛矿串联电池具有25.3%的稳定效率,并且在经过560小时的照射后剩余92%。该工作揭示了NBG PSCs不稳定性的起源,并为提高器件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从而可以促进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Zhou Jie et.al Acidity Control of Interface for Improving Stability of All-Perovskite Tandem Solar Cells Adv. Energy Mater. 2023
DOI: 10.1002/aenm.202300968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