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化策略在优化二元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分子构型和提高其性能方面发挥着简单有效的作用。然而,客体材料中的异构化对三元OSCs的影响很少被报道,它们的结构-性能关系仍不明确。中国科学院Ge Ziyi、Yang Baobin、Song Wei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稠合噻吩环取向的大π共轭异构体QX-α和QX-γ,以研究非富勒烯客体受体中的异构体对D18:N3主体系统中光伏性能的影响。
本文要点:
1) 由于存在S·N非共价相互作用, QX-α比QX-γ具有更强的偶极矩、更有序的堆积和更高的表面能。结果发现,基于D18:N3:QX-α的OSCs器件具有19.33%的高转换效率,而基于D18:N2:QX-γ的器件仅具有18.30%的效率。此外,基于D18:N3:QX-α的柔性OSC具有18.01%的优异PCE。
2) 与二元器件相比,三元器件在85°C的充N2手套箱中储存476小时后,效率保持率从49%显著提高到87%。此外,D18:N3:QX-α基三元器件的外推T80寿命高达17 000h以上。合理调整原子取向是构建非富勒烯客体受体的有效途径,从而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OSC。
Zhenyu Chen et.al Isomerization strategy on a non-fullerene guest acceptor for stable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over 19% efficiency EES 2023
DOI: 10.1039/D3EE01164J
https://doi.org/10.1039/D3EE01164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