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三模式协同肿瘤治疗的最大治疗效果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西安交通大学吴道澄提出了一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具有成本效益的程序化光热(PTT)-化学动力学(CDT)-协同双药化疗(CT)三模式协同治疗策略。
本文要点
(1)研究根据肿瘤的状态或体积,对每种治疗方式的强度和时间进行优化,并将三种方式按程序组合在一起,按时间顺序执行工作。研究发现,最佳的协同治疗模式为高强度PTT 10分钟以消融较大的肿瘤,然后是中等强度CDT数小时以消除中等大小的肿瘤,再是低强度协同双药CT持续48小时以上以清除较小的残留肿瘤。
(2)为了实现上述策略,作者开发了以铁配位的聚多巴胺与过氧化铜混合物为核心,表面点缀大量阿霉素-铁(III)-棉酚无限配位聚合物(ICPs)的复合纳米颗粒。
(3)这些复合纳米颗粒与最小剂量的治疗剂显示出优异的协同作用,并对携带PC-3肿瘤的小鼠产生近100%的肿瘤抑制,并且在治疗的60天内没有观察到复发。通过这种具有成本效益的程序化三模式治疗策略,可以调整复合纳米颗粒中不同治疗剂的比例,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肿瘤。
Hongrui Zhu, et al. Doxorubicin-Fe(III)-Gossypol Infinite Coordination Polymer@PDA:CuO2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for Cost-Effective Programmed Photothermal-Chemodynamic-Coordinated Dual Drug Chemotherapy Trimodal Synergistic Tumor Therapy. ACS Nano. 2023
DOI:10.1021/acsnano.3c02401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