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2D)过渡金属碳化钛(Ti3C2TX)作为一种有前景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候选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但由于其形貌结构差、机械性能低、工艺昂贵,难以满足实际应用。
在这里,南京工业大学Su Chen,合肥工业大学沈益忠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流湿熔纺丝化学(MWSC)的有效方法来构建MXene基纤维织物(MFF)的分层结构,从而获得具有超强韧性、高导电性和易于制备的MFF电极。可加工性能。
文章要点
1)首先,由石墨烯量子点(GQD)和MXene纳米片构建的点片结构在微流控器件的微通道中具有多锚相互作用以增强MXene纤维的机械强度。
2)其次,通过MWSC工艺组装的Ti3C2TX/GQDs织物的交错纤维网络结构增强了整个织物的变形能力。
3)最后,通过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的原位聚合生长构建的PANI@Ti3C2Tx/GQDs的核壳结构为动力学迁移和离子积累提供了更多的离子可及路径和位点。
4)通过形貌和微结构设计,该策略对导电织物电极的大规模制备具有指导意义,并为同时提高导电织物电极的机械强度和电化学性能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电竞投注官网
Hui Qiu et al, Robust PANI@MXene/GQDs based fibre fabric electrodes via microfluidic wet-fusing spinning chemistry, Adv. Mater. 2023
DOI: 10.1002/adma.202302326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0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