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胶体化学有望制备均匀且尺寸可控的预催化剂;然而,在反应条件下揭示从预催化剂到活性催化表面的原子级转变,以实现催化剂的机理设计,仍然是一个挑战。弗吉尼亚大学Sen Zhang、苏州大学吴张雄和中科大叶逸凡报道了一项环境压力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其结合原位环境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理论计算,可阐明胶体镍纳米颗粒对CO2加氢的表面催化位点。
本文要点
(1)研究发现,与胺封端的纳米颗粒相比,具有膦配体的Ni纳米颗粒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表面演变。作者进一步揭示了,这是由于高温下P在的氧化(空气)或还原(CO2+H2)气体环境下的扩散造成的。
(2)与倾向于产生CH4的金属Ni相比,所得到的NiPx表面对CO产生的选择性显著提高。通过设计多步掺入P来进一步消除表面金属Ni位点,作者还实现了CO在高速CO2加氢中的单位选择性。
Xiangru Wei, et al. Surfactants Used in Colloidal Synthesis Modulate Ni Nanoparticle Surface Evolution for Selective CO2 Hydrogenation. JACS. 2023
DOI:10.1021/jacs.3c02739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3c0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