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阴离子物种参与了许多重要生物过程。因此,科研工作者已经开发了大量人工阴离子受体。其中一些能够介导跨膜转运。然而,在转运蛋白可以对周围环境中的刺激做出反应的地方,产生具有刺激反应功能的合成受体是一个重大挑战。近日,莱顿大学Sander J. Wezenberg综述研究了刺激控制合成受体的阴离子结合和转运。
本文要点:
1) 作者全面概述了目前已经开发的刺激控制的阴离子受体,包括它们在膜转运中的应用。除了它们作为膜载体的潜在作用外,还讨论了阴离子识别基序在形成响应性跨膜通道中的用途。
2) 此外,作者还对阴离子受体的未来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作者通过对该领域进行系统的综述研究,旨在提升研究宿主-客体复合物和动态功能系统的科学家对跨膜转运的研究兴趣,并进一步促进其发展。
Jorn de Jong et.al Stimulus-Controlled Anion Binding and Transport by Synthetic Receptors Chem. Rev. 2023
DOI: 10.1021/acs.chemrev.3c00039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rev.3c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