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硫化物/硒化物由于其具有高赝电容效应和大容量,使其成为极具潜力的碱离子电池材料。然而,这些材料具有大的体积膨胀,从而导致较差的循环保持性。因此,国立清华大学Chen Hanyi、香港大学Li Lainjong、台湾阳明交通大学Wu Wenwei报道了非晶态MoSnSe1.5S1.5纳米花在碱离子电池中的电荷存储机制。
本文要点:
1) 作者合成了一种非晶双金属硫族化物MoSnSe1.5S1.5(MSSS),以减轻其体积膨胀。通过引入非晶结构,作者发现,在0.1 A g-1的电流密度下,MSSS在锂离子电池(LIBs)中可以达到805 mAh g-1的高容量,在钠离子电池(NIBs)中可以实现526 mAh g-1。
2) 此外,非晶MSSS可以承受20A g-1的高电流密度,并且在LIBs和NIB中都具有高百分比的电容贡献。为了探索其基本原理,作者通过原位/操作测量(如X射线吸收光谱、透射X射线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来研究其实时现象,从而建立碱离子电池中非晶MSSS电极的反应机制。
Yu-Ming Chang et.al Understanding Charge Storage Mechanisms for Amorphous MoSnSe1.5S1.5 Nanoflowers in Alkali-Ion Batteries Adv. Energy Mater. 2023
DOI: 10.1002/aenm.202301125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