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共轭聚合物从单链到溶剂化聚集体和薄膜微观结构的结构演变仍然具有挑战性,尽管它支撑了通过主流溶液处理方法制造的光电器件的性能。通过几次整体视觉测量,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教授课题组揭示了基于异靛蓝的共轭分子模型系统的形态进化过程,包括隐藏的分子组装途径、中尺度网络的形成及其非正统的链依赖性。
本文要点:
(1)短链显示出刚性链构象,在溶液中形成离散的聚集体,这些聚集体进一步生长以形成表现出较差电性能的高度有序的膜。
(2)相反,长链表现出柔性链构象,在溶液中形成互连的聚集体网络,这些聚集体网络直接压印到膜中,形成具有优异电学性能的互连固态微观结构。
(3)可视化共轭分子的多级组装结构,可以深入了解从溶液到固态的组装继承,加速器件制造的优化。
Zhou, YY., Xu, YC., Yao, ZF. et al. Visualizing the multi-level assembly structures of conjugated molecular systems with chain-length dependent behavior. Nat Commun 14, 3340 (2023).
DOI: 10.1038/s41467-023-39133-wv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913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