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金属纳米颗粒的溶液处理顶部电极在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的高通量大规模工业化中具有巨大潜力。为了克服其较差的反射率、恶劣的后处理条件以及从纳米级材料到体电极膜自下而上的形成机制不明确问题,香港大学Wallace C.H. Choy、香港科技大学Su Haibin提出了一种紧凑的堆积制造方法,用于堆叠然后烧结金属纳米颗粒,使其成为具有高导电性和高宽带反射率的高效顶部电极。
本文要点:
1) 作者建立了通过没食子酸(GA)连接的喷涂银纳米颗粒(AgNPs)电极在堆叠过程中形成良好分散的紧密堆积结构的形成机制。GA辅助的AgNPs具有AgNPs的自填充能力和更高的银空间比例,并具有均匀的粒度分布和优异的存储稳定性,将在低温烧结中形成高质量的AgNP膜。
2) 最后,由于其优异的电学和光学性能以及电极的易于后处理特性,使用GA辅助的AgNP电极进行完全溶液处理的OSC在大面积器件(≥1cm2)中实现了14.69%的高效率。
Jiawei Zheng et.al A Bottom-up Understanding of the Ligand-dominated Formation of Metallic Nanoparticle Electrodes with High Broadband Reflectance for Enabling Fully Solution-processed Large-area Organic Solar Cells EES 2023
DOI: 10.1039/D3EE00697B
https://doi.org/10.1039/D3EE0069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