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制定有效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来减少水污染迫在眉睫。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经常用于消除水中的污染物。然而,由于反应物种(RS)的低可用性,这些催化剂的适用性受到限制。鉴于此,同济大学张亚雷教授、陈家斌等采用了纳米封装策略,将短寿命的RS封装在纳米尺度上,以提高RS在类芬顿反应中的利用效率。
本文要点:
(1)通过将Co3O4纳米颗粒组装在碳纳米管的纳米通道中,制造出了纳米限域催化剂,以实现优异的反应速率和出色的选择性。
(2)实验表明,污染物的降解归因于单线态氧(1O2)。密度函数理论计算表明,纳米限域空间有助于量子突变,并改变了过渡态以降低活化能垒。仿真结果显示,催化剂上污染物的富集减少了迁移距离,提高了1O2的利用率。
(3)壳层和核壳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1O2在实际水域中对污染物氧化的选择性。这种纳米封闭催化剂有望为水污染控制提供一种可行的策略。
Liu, T., Xiao, S., Li, N. et al. Water decontamination via nonradical process by nanoconfined Fenton-like catalysts. Nat Commun 14, 2881 (2023).
DOI: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8677-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8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