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在固体中的快速选择性传输对锂金属电池高性能固态电解质(SSEs)的开发起着关键作用。具有可调Li+传输路径的多孔化合物是极具潜力的SSE,但其很难同时实现Li+传输动力学、电化学稳定性和界面相容性方面的综合性能。在此, 南开大学Shi Wei报道了多孔配位链氢键框架中锂离子的高效传输。
本文要点:
1) 作者报道了一种基于多孔配位链的氢键框架(NKU-1000),该框架具有用于Li+传输的阵列电负性位点,以及具有1.13×10–3 S cm–1的优异Li+电导率、0.87的高Li+转移数和5.0 V的宽电化学窗口。
2) 基于NKU-1000的SSE组装固态电池在500次循环后具有94.4%的高放电容量,并且其可以在宽温度范围内工作而不会形成锂枝晶,这源于其具有促进均匀高速率Li+通量的线性跳跃位点和缓冲Li+传输过程中结构变化的柔性结构。
Zongsu Han et.al High-Efficiency Lithium-Ion Transport in a Porous Coordination Chain-Based Hydrogen-Bonded Framework JACS 2023
DOI: 10.1021/jacs.3c00647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3c0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