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已成为制备纳米颗粒的有力工具。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开发了许多策略,通过pH值、温度或光的变化,诱导胶束向蠕虫状或蠕虫状向囊泡的形态转变。虽然这些刺激方法可能不同,但形态学上的转变都是通过改变亲溶剂或疏溶剂嵌段的体积实现的。鉴于此,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盖恩斯维尔)Brent S. Sumerlin、美国西北大学Nathan C. Gianneschi等报道了一种双反应性嵌段共聚物系统,它表现出与pH值有关的浊点(Tcp),并允许精确控制自组装纳米结构的尺寸和形态。
本文要点:
(1)通过将2-(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DMAEMA)这种对pH值和温度有反应的单体加入到纳米颗粒的冠层中,可以控制相对的亲水/疏水嵌段的体积。
(2)探讨了在酸性、中性和碱性pH值下嵌段共聚物组合的温度反应,其中DMAEMA单元的质子化程度为99%、60%和2%。一般来说,随着pH值的降低,观察到电晕由于电荷排斥和水化增加而膨胀,削弱了温度敏感性。
(3)通过系统地改变pH值、温度和DMAEMA的含量,开发了几个体系,可以很容易地从单一的嵌段共聚物组成中形成胶束、蠕虫状和囊泡。
Controlling Morphological Transitions of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via Doubly Responsive Block Copolymers
Jared I. Bowman, Cabell B. Eades, Joanna Korpanty, John B. Garrison, Georg M. Scheutz, Sofia L. Goodrich, Nathan C. Gianneschi, and Brent S. Sumerlin
Macromolecules Article ASAP
DOI: 10.1021/acs.macromol.3c00445
https://doi.org/10.1021/acs.macromol.3c0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