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遗传学治疗已成为治疗眼部疾病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技术;然而,大多数光遗传学工具都依赖于外部蓝光来激活光开关,其相对较强的光毒性可能会导致视网膜损伤。苏州大学何耀教授、王后禹研究员和Binbin Chu等人展示了一种基于伪装纳米颗粒的载体,其可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原位生物发光驱动的光遗传学治疗。
本文要点
(1)在该仿生载体中,巨噬细胞膜修饰了叶酸配体和荧光素酶NanoLuc后,可包载光感受器CRY2及其相互作用伴侣CIB1质粒。
(2)所开发的系统能够实现原位生物发光激活的凋亡途径,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此外,与导致视网膜损伤和角膜新生血管的外部蓝光照射策略不同,基于伪装纳米颗粒的光遗传学系统在避免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同时保持了视网膜结构的完整性。
Jiali Ding, et al. Camouflage Nanoparticles Enable in Situ Bioluminescence-Driven Optogenetic Therapy of Retinoblastoma. ACS Nano. 2023
DOI:10.1021/acsnano.3c00470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0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