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用于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的金属-氮-碳(M–N–C)单原子催化剂(SAC)具有各种策略,但由于缺乏良好的控制合成方法,使得合成-结构-性能的相关性仍不明确。近日,达特茅斯学院Li Weiyang、中国科学院Dong Jichen、俄勒冈州立大学Feng Zhenxing、南开大学Wang Huan报道了用于CO2电还原的镍单原子分级N掺杂石墨烯纳米纤维的原位生长。
本文要点:
1) 作者使用Ni纳米颗粒作为起始材料,通过在分级N掺杂石墨烯纤维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过程中捕获前体中金属Ni和N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直接合成镍(Ni)SAC。通过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作者发现Ni-N构型与前驱体中的N含量密切相关,其中高N/C比的乙腈有利于Ni-N3的形成,而低N/C比的吡啶能促进Ni-N2的析出。
2) 此外,作者发现N的存在有利于sp2碳的H端边缘形成,从而导致由垂直堆叠的石墨烯薄片组成的石墨烯纤维的形成,而不是碳纳米管在Ni纳米颗粒上的传统生长。与Ni-N2和Ni-N4相比,所制备的具有Ni-N3位点的分级N掺杂石墨烯纳米纤维具有较高平衡*COOH形成和*CO解吸的能力,从而表现出优异的CO2RR性能。
Wang Huan et.al Precursor-mediated in situ growth of hierarchical N-doped graphene nanofibers confining nickel single atoms for CO2 electroreduction PNAS 2023
DOI: 10.1073/pnas.2219043120
https://doi.org/10.1073/pnas.221904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