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锂(Li)作为可充电锂电池中的Li+离子源,由于其高比容量和低氧化还原电位,使其在电化学储能方面极具应用前景。然而,由于锂金属在机械轧制时的粘性和脆性,将其加工成薄箔仍比较困难。因此,在电池系统中使用厚锂违背了实现其更高能量密度的原始目标,并导致材料浪费。近日,同济大学罗巍、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从减薄锂金属的角度综述研究了高能量密度可充电锂电池。
本文要点:
1)作者系统表达了应用薄Li(<50μm,最好≤30μm)以实现更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的论点。首先简要概述了锂,以帮助科研工作者理解其在电池中的作用。然后,对追求薄Li的原因进行了批判性分析。接下来,对能够制造薄Li的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比较,这需要来自机械工程、冶金、电化学和其他领域的专家的共同参与。
2) 随后,作者介绍了薄锂在电池中的潜在应用。随着薄Li的应用,会产生新的挑战和机遇,作者并对其进行了展望。基于锂金属阳极,再加上厚度的减法操作和兼容的改性策略,将极大存进电化学储能的发展。
参考电竞投注官网 :
Wangyan Wu et.al Less is more: a perspective on thinning lithium metal towards high-energy-density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Chem. Soc. Rev. 2023
DOI: 10.1039/D2CS00606E
https://doi.org/10.1039/D2CS00606E